短短十年內,南韓走出亞洲金融危機的陰霾,並野心勃勃地朝世界大國前進,一直視南韓為首要競爭對手的台灣,強烈感受到韓國的提升,也出現了幾乎是凡事要與韓國比一比的特殊現象。不過,或許是因為對現狀的不滿與焦慮,在評比與檢討過程中,往往缺少客觀、理性的辯證。

各種統計數據、排名林林總總,本身有其不同意涵,如再考慮各種變數,單一數字絕對無法呈現完整面貌,相反的,一套周延、完整的數據,加上公正分析,應可更精確刻劃出台灣與韓國間的現況與優劣。

從國內生產毛額(GDP)來看,韓國的8,882億美元已是全球第12大經濟體,遠超過台灣的3,645億美元(22位),個人平均所得則為18,392美元(34),也優於台灣的15,936美元。

兩國經濟發展層次有差

韓國的經濟規模毫無疑問已大於台灣,再加上經濟成長率也略高於台灣,未來雙方的差距只會擴大。更重要的是,韓國的經濟發展已被列為已開發國家的「創造力驅動」層次,而台灣仍處於創造力驅動與效能驅動間的轉型期。

南韓的三星、LG、現代已是國際知名品牌,但台灣只有宏碁電腦具有國際能見度,引以自豪的高科技產品,雖然在如半導體、面板等產業領先韓國,但基本上還是以半成品或零組件為主,就驗證了台灣的經濟層次也落後韓國。

台灣去年對外貿易表現亮麗,總額為4,267億美元,居全世界第17位,進出口成長率分別為11%及13%;韓國則以6,348億美元排名第11,而進出口成長為18%及14%,還是優於台灣。

除了產業的競爭力外,韓國更有計畫地透過簽訂「自由貿易協定」(FTA)拓展對外貿易,台灣受限於國際政治形勢在此重要區塊難有突破,今後來自韓國的競爭壓力只會更為強大。

值得注意的是,在台灣「斤斤計較」,甚至連兩國大學畢業生就業起薪也加加減減之際,韓國已不再視台灣為主要競爭對手,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韓國人士就指出,他們的首要目標是追上日本,保持領先中國,韓國媒體大幅報導日本與中國的新聞,對台灣興趣不大,就反映了這個事實。

韓國已不把台灣放在眼裡

但他承認,韓國與台灣事實上有密切、互補的關係,如三星在台灣的採購,2000年僅有1億美元,去年激增至48億美元,雙方合作有很大的擴大空間。

台灣大學經濟學教授吳中書表示,韓國有旺盛的企圖心,至少能在亞太地區扮演領導的大國,台韓當然可共同努力,挑戰日本、美國。

雖然韓國國力超過台灣,但韓國人的生活品質並不值得羨慕,如將GDP轉換為更能反應匯率、生活水準的GDP 購買力平價(PPP),台灣平均GDP PPP為30,680美元,排名世界第25,超過韓國的24,084美元(31)。

韓國專家指出,韓國的平均物價高於台灣20%;貨物稅為10%,台灣為5%;汽油價格幾乎是台灣的兩倍。國際貨幣基金的統計顯示,如以2000年的100為基準,台灣的平均消費指數為104.071,韓國高達120.475,因此,韓國的名目收入雖然超過台灣,實質消費力與購買力低於台灣。

如以失業率加通貨膨漲率構成的「痛苦指數」來看,台灣為4.57,韓國則為5.70,同樣的現象也反映在其他多項幸福指標上。

M型社會形成的貧富懸殊狀況,韓國比台灣更為嚴重,財富的增加似乎與中下階層無關,貧窮的韓國人認為,他們毫無機會,像是被社會遺忘的一群。因此,在12月舉行的韓國總統大選中,經濟、社會問題將是最重要的課題。

在台灣熱衷以韓國為指標之際,接受訪問的台灣與韓國專家都一致指出,這些比較事實上意義並不大,台灣或韓國人是否富裕、快樂,是個認知問題,要與個人的過去比較才能感受。

動輒與韓國比較 實在無趣

吳中書說,動輒與韓國比較實在無趣,重要的是台灣要向前看,拋棄封閉、內耗的「阿斗」心態,即使面對不友善的中國,也要努力創造良性互動的兩岸關係,否則未來在大陸的台商與台灣的「臍帶」關係都有被切斷可能。

被詢及對台灣的建議時,南韓三星研究院資深副總金京源含蓄地表示,在全球化時代更要捨得走出去,與其他地方合作,要以開放的心態大膽前進。

【本文摘自新聞大舞台12月號】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教主濱崎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